大年初三,潮州市潮安县古巷镇文化服务中心热闹非凡,乡村潮乐潮曲联欢晚会、灯谜竞猜、迎新春老年体育展演……在这里热闹上演。丰富多彩的活动节目吸引了不少当地群众参与、观赏,虽然听不大懂潮乐潮曲,不少留在古巷过年的外来工也饶有兴致地带着一家大小来凑个热闹,讨个吉祥。
潮安古巷镇
留守外来工过年不闷
古巷有950多家企业,其中卫生洁具企业450多家,占半壁江山。在古巷的外来工主要来自四川、湖南、江西等地,大概2万多人。据说,古巷的建筑陶瓷厂今年普遍放假放得早,大多数外来工回老家过年了。对于留在古巷过年的外来工,不少陶瓷厂老板都想着法子让他们过年期间多点娱乐,有的组织到厦门、汕头等地旅游,有的请文艺团体入厂演出,有的组织留守员工过年聚餐、抽奖,有的则开展热闹又健康的拔河、篮球、象棋等比赛。
湖南籍外来工小蔡告诉记者,他今年没有回老家,而是让妻子从湖南过来古巷过年。小两口一起参加厂里的春节聚餐,感觉很特别。过年期间,他还准备带着妻子到古巷各村转转,到电影院看看《金陵十三钗》等热片,再看看潮州味十足的锣鼓队巡游。
回老家过年反而不习惯
重庆人田显东12年前到古巷,从小工做起,如今已是一家陶瓷厂的中层管理人员,妻子在同一家厂当财务。田显东说,古巷陶瓷工工资比较高,只要体力好、勤劳吃苦,在古巷基本上不愁找不到工作,也不愁收入低。他举例说,一般的员工,月收入都有2600元至2800元,一些熟练工月收入甚至可达到近万元。
田显东说,老板是古巷本地人,平时对员工很好,每年都要组织员工旅游一两次。今年春节,田显东没有回重庆老家过年,“家里太冷了,还是在潮州过年暖和。”他说,他来古巷12年,一对儿女分别13岁、12岁,都是在潮州长大、读书,还能说一口流利的潮州话。田显东去年带着妻子和子女回重庆过年,回去没两天,女儿就说“不习惯”重庆的天气,喊着要回潮州的“家”。
浙江人已成地道潮州佬
在古巷镇枫洋枫二工业区的一家陶瓷厂,羊城晚报记者见到了总经理周陈根。他用一口流利、地道夹带俚语土话的潮州话和记者打招呼,介绍厂里情况,拿出单枞,娴熟地冲泡起工夫茶。当他对记者说,他是来自浙江丽水市的“外来务工人员”,这简直让记者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。
周陈根说,他原来在浙江一国企陶瓷厂上班。陶瓷厂关闭后,他知道潮州是瓷都,便过来了,那时候是2000年。从那之后,他就一直没离开过古巷。在古巷,他当过普通员工,2004年曾和几个朋友一起创业办过陶瓷厂,2008年来到了现在这家古巷当地老板开的陶瓷厂,当了总经理,管理着120多名员工。如今年薪几十万元的周陈根,在潮州市区买了房子。
周陈根说,由于厂里正在搞基建,又上了新窑炉,他留在古巷过年,还把父母一起接过来了。他说,其实他对潮州过年的风俗很感兴趣。
外来工当起编外村官
对于新年,周陈根的愿望是———把编外村官当得更好。编外村官?原来,去年6月份,古巷发生一宗因欠薪引发的聚集事件,广东省委省政府及各级领导对该事件高度重视。去年下半年,古巷镇在两个村试点聘请外来务工人员当“编外村官”,担任村调委会副主任,协助处理劳资纠纷等问题。周陈根便是枫二村的编外村官。
周陈根说,去年下半年他一共参与了五六宗事件的调解,大多是员工想离职,而老板因为工人紧缺不想放人,双方因为结算款出现矛盾纠纷。周陈根说,他自己外来工的身份,在古巷陶瓷行当打工的经验,甚至一口流利的普通话,这些都一下子拉近了他与调解对象中外来工一方的距离。信任,让事情好商量。而他编外村官的身份,在企业担任高层管理人员的经历,又让他对老板们做起思想工作来格外得心应手,把利弊一摆,把舍小利求发展的道理一说,老板的思想往往就通了,纠纷从而化解。
拥有会员企业
340多家拥有间接会员
2000多人